截止到2020年末,中国债券市场存量债券已超出11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7.5%,全年债券净融资金额到达17.34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债券市场身为资本市场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扶持实体经济发展、保证货币政策有效传输和金融资源有效配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21年,全球经济有希望从疫情中逐步复苏的背景下,债券市场有哪些风险和机会?
截止到2020年末,中国债券市场存量债券已超出11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7.5%,全年债券净融资金额到达17.34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债券市场身为资本市场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扶持实体经济发展、保证货币政策有效传输和金融资源有效配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21年,全球经济有希望从疫情中逐步复苏的背景下,债券市场有哪些风险和机会?
长时间低利率是最主要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第一创业债券研究院理事长李扬12日出席“第六届中国债券论坛”时觉得,未来一段时间,负利率、超低利率的长期化是最主要挑战。
上世纪末以来,全球进入低利率时期,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更进一步把各国带入超低利率时期。2020年11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再次宣布保证0-0.25利率不变,实际上进一步确认了
全球超低利率格局的持续。
“利率超低而且延续20年之久,明显对金融运行的传统秩序明确提出挑战。”李扬觉得,这对中国会产生三方面影响:一是长时间超低利率和负利率影响了中国的国际金融环境;二是因为中国还保证正利率,中外息差扩大产生资本内流压力,这在活跃债券股票市场、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同时,也扩大了对中国管理能力的考验;第三会造成 金融运行的条件变差。
因此,李扬明确提出四方面策略:在双循环格局中更理应关注内部均衡,合理使用降息空间;对跨境资本流动理应谨慎、有掌控、有次序地放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国内金融改革,尤其是促进对商业银行、养老金机构、非银行机构的改革。
相关推荐
- 银保监会提示风险:警惕网络平台诱导过度借贷
- 据悉,银保监会提示风险,要警惕网络平台诱导过度借贷。29日,银保监会在官网发布《关于警惕网络平台诱导过度借贷的风险提示》称,一些网络平台为获取海量客户,通过各类网络消费场景,过度营销贷款或类信用卡透支等金融产品,诱导过度消费。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0年第六期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要树立理性消费观,合理使用借贷产品,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警惕过度借贷营销背后隐藏的风险或陷阱。
- 消费 金融 经济 消费 0
- 北京市体育局提示:预付式消费风险增大 快快警惕!
- 预付式消费风险增大,快快警惕!日前,北京市体育局发布公告,针对近期体育行业采用“先交钱、后消费”的各类体育服务产品的预付式消费投诉,对消费者作出风险提示,建议消费者应在消费前慎重选择体育服务提供商家,认真签订书面交易合同,避免购买大额度、长时间的预付消费产品,坚持索取交易凭证和发票。
- 消费 管理 经济 消费 0
- 风险引起监管部门警惕 多平台下架存款产品
- 多平台下架存款产品。据悉,继蚂蚁平台下线互联网存款产品后,多家互联网平台近日都对其互联网存款产品进行了下线处理,停止新增上线互联网存款产品、停止新用户购买相关产品,并已对存量客户和业务进行调整。
- 国内 互联网金融 管理 金融 0
- 网络安全风险上升 半数希腊企业受到攻击威胁
- 网络安全风险上升,半数希腊企业受到攻击威胁。据希腊《中希时报》报道,希腊工商协会一份研究报告表明,2020年超过50%的大中型企业受到网络攻击的威胁,这引发了各大企业对网络安全问题的关注。
- 国际 公司 经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