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投网

奥迪异味是什么原因

奥迪异味是什么原因?奥迪汽车深陷“异味门”官方客服回复:异味对身体没有任何伤害

奥迪异味是什么原因?奥迪汽车陷入异味门的官方呼叫,异味对身体没有任何伤害

.

自由甲醛门后,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移动空间汽车陷入了异味门.

.

最近,很多奥迪业主向《中国经营报》记者报道,自己购买奥迪车后,车内的异味长期无法去除,或者影响了家人的健康.奥迪老板方的恋人向记者报告说,她怀疑方因奥迪车内空气污染而死于白血病.因此,她将一汽大众和北京华阳奥通销售有限公司告诉朝阳区人民法院奥运村法庭.

.

记者关注到,自2013年以来,车质网上奥迪A6、A6L、A4L、A3、Q5等多种车型车内异味严重的投诉已超过400例.

.

期间,2017年3月10日,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发表声明,承认部分车辆可能存在隔音材料引起的内部异味问题,为车主提供免费更换相关隔音材料的服务.

.

奥迪异味是什么原因?关于异是什么样的物质,对身体有害等问题?奥迪官方呼叫说:现在我们掌握的信息,隔音棉会影响驾驶的舒适性体验,但不会影响人身安全,现在产生异味的物质主要是羧酸类和酮类等小分子物质,对身体没有任何损害,可以放心使用.与此同时,记者多次给一汽大众奥迪品牌宣传部打电话,直到投稿都没有回复.

.

车内空气质量水平是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异味不能简单地说是某个部件造成的.现在需要禁止使用有害物质的国标,从源头上消除可以使用的机会.那样的话,整个产业就没有这样的担心,也没有不好的结果.对此,汽车行业分析师万春雷分析称.

.

.

奥迪异味是什么原因

.

许多业主质疑奥迪车的异味严重

.

最近,媒体公号啊鹿鸣的他们买了奥迪车,他们得了白血病,破坏了中产的毒车引起了网民的关注.

.

文中,许多业主怀疑购买和使用有异味的奥迪汽车会患白血病.文后,很多业主评论说,自己购买奥迪的某种车后,患白血病、淋巴系统肿瘤、鼻咽癌、头晕恶心等.暂时,奥迪汽车成了众矢之的.

.

一名儿童患慢性白血病的山东奥迪老板对记者说:2014年10月买的奥迪A4L(裸车29.八万元),买来有异味.朋友坐我们的车的时候味道很大,说是奥迪车的通病,当时不怎么在意.冬天开内循环时气味特别大.

.

我们的孩子刚上二年级,年多了,上幼儿园的时候是正规的体检.查了血项也没关系.记者说,她家的孩子今年8岁,幼儿园的时候没怎么开车,上一年级后,母亲接送学校放学,每天开车大约1小时.

.

记者关注到,2017年3月10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发表了关于共同开展服务行动,保障车内舒适体验的声明.声明是为了解决部分车辆可能存在的隔音材料引起的内部异味问题,保障车内舒适的体验.对于有异味的车辆,上述厂家为车主提供免费更换相关隔音材料的服务.

.

其中,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奥迪品牌旗下的A4L(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Q5(2013年9月至2016年3月)、A3(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

.

根据声明,计划从2017年6月开始实施交换服务,逐渐复盖问题车.但记者知道,到2018年底为止还没有接到召回电话.2018年底,奥迪车4S店接到了免费更换隔音棉的电话.山东奥迪的老板说.此外,业主还没有收到更换隔音棉的通知.

.

奥迪异味是什么原因?更换隔音棉是无效的吗?

.

更换隔音棉车内异味的情况有变化吗?买来有严重异味,四年没有改善,厂家免费更换过隔音棉,但仍有异味,几乎没有改善.购买奥迪A3的所有者反映了.

.

记者注意到,在车质网上交换隔音棉后,仍有异味的所有者不少.奥迪官方呼叫记者说:如果有异味的话,需要联系交换的4S店进行再检查处理.

.

异味是什么物质,对身体有害?奥迪官方呼叫记者说:现在我们掌握的信息,隔音棉会影响驾驶的舒适性体验,但不会影响人身安全,现在产生异味的物质主要是羧酸类和酮类等小分子物质,对身体没有任何损害,可以放心使用.

.

值得注意的是,不在召回范围内的奥迪Q3、Q5、A4L等车型也存在异味严重的问题.2016年以后,隔音棉的处方得到了改善,之后生产的所有车型的异味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奥迪官方呼叫告诉记者.

.

另外,上述奥迪呼叫记者说:现在车辆异味的来源复杂,可能是多个部件的挥发,这不能直接判断是由隔音棉释放的.

.

车内空气质量水平是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汽车内部装修由塑料零件、橡胶零件、地毯、隔音、减震阻尼片等多个零件构成,出现异味不能简单说是某个零件造成的.万春雷分析说.

.

他进一步表达,注塑件、硫化橡胶件内改性改良添加辅助材料,皮革织物、填充物、衬垫装饰件、隔音消振阻尼片、全合成发泡组件等汽车零部件的产品环境性构成和环境性生产过程应予以重视,特别是危害性渐进性挥发物质的禁用

.

奥迪车异味到底是隔音棉散发的物质,还是说其他部件,是否含有诱发疾病的有害气体?一汽-大众奥迪政府没有回答消费者的疑问.

.

但奥迪的所有者检查了车内的空气,检查结果显示甲醛超标.2019年3月9日,受害者山西的张先生自己录制了检测奥迪车内空气的视频,显示甲醛超标3倍.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制造商不承认个人检查结果.

.

记者关注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以下简称深圳消协)于2017年7月以23辆驾驶执照登记日期为2013年6月至2016年9月的国产奥迪Q5作为样品车进行了主观评价.其中,客观评价参考GB/T方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评价指南》,对甲醛、苯、二甲苯、苯、乙苯、乙苯六种有害气体进行了实验室的特别分析.

.

客观评价结果显示,23辆车检测出甲醛和TVOC(总挥发性有机物),其馀5种污染物(苯、甲苯、二甲苯、苯、乙苯)在部分车内检测出.与德国汽车内环境标准和GB50325民间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相比,车辆静置20分钟,21辆甲醛超标.

.

从当时的检测结果来看,作为中德合资企业,车内空气质量标准并未达到德国标准.

.

异味一定有不明气体,环境保护部门可以检测室内气体.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建议,很多人反映奥迪车有异味,企业需要检查材料,组装完毕后也需要检查室内空气质量,达到标准后再销售.

.

.

奥迪异味是什么原因

.

建议强制性标准

.

虽然奥迪车有问题,但不仅仅是奥迪车.近年来,异味车并不少见.

.

记者提醒,自2013年3月15日,央视新闻播出的《豪车里的怪味》曝光了奔驰、宝马、奥迪等豪车使用的沥青阻尼片存在致癌物质后,关于异味的投诉从未停止.

.

2012年9月,媒体报道,300多名所有者抱怨奔驰甲醛超标4倍.之后,健康汽车检查报告书显示,11种主流车型有致癌风险,长安、奇瑞、上海通用、华晨等企业有名,致癌性来自车内空气质量中含有致癌性物质.

.

2013年至今,在车质网上,奔驰、宝马、奥迪、大众、本田、标致等品牌车异味严重,无法消除的投诉一直存在.

.

与此同时,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新注册汽车3172万辆,汽车保有量达3.27亿辆.

.

需要禁止使用有害物质的国家标准,从源头上消除可以使用的机会,整个产业没有这些担心,也没有这样的坏结果.万春雷说.

.

他认为车内异味实际上涉及产业和供应链问题.许多问题不受重视,源头不受控制是终端问题的重要原因.如果源头健康,管理好了,企业想买劣质材料也买不到的话,当然不会出现这样的恶劣结果.

.

但目前国内对车内空气污染的技术标准,只有2012年3月正式实施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估指南》,这只是行业技术标准,不是强制法规.这意味着消费者闻到明显的异味.检查机构自己监测甲醛超标,但不能追究汽车制造商的责任.

.

因此,业内人士呼吁建立强制车内空气质量标准是当务之急.吉利会长李书福提出,中国车内空气质量标准应尽快与汽车发达国家联系,加快《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从当前推荐性标准转变为国家强制性标准.

.

值得关注的是,2016年1月,环境保护部发表了GB27630-201X《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的意见原稿,该标准取代了GB/Tb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修订后也只适用于新的生产车辆,但由推荐性国家标准变为强制性国家标准,修订了相应条款,调整了部分污染物的限值.但具体何时正式实施尚未确定.

.

以上就是金投财经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奥迪异味是什么原因的问题,更多的财经知识请关注金投财经网.

.

相关推荐

奥迪裁员仅限于德国两工厂不涉及中国市场
在2019年豪华车市成绩单即将交卷之际,年中才刚刚履新的奥迪中国新任总裁武佳碧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汽车行业进入寒冬期 奔驰奥迪大裁员
汽车行业进入寒冬期 奔驰奥迪大裁员
进入2019年,汽车行业出现大波折,销量持续下滑利润减少之际,车企面临转型的问题。有机构预测,2019年全球汽车销量预计将下滑约310万辆,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还要严重。因此,各大车企收缩开支,并着手裁减员工数量,奔驰奥迪大裁员,从而适应未来市场的走势。
奥迪裁员9500人 电动化转型面临巨大压力
“奥迪在‘柴油门丑闻’和电动化转型中苦苦挣扎!”德国《世界报》27日报道称,奥迪汽车公司周二宣布,公司计划在2025年前裁员9500人,占员工总数的10.6%,以节省约60亿欧元的成本,用于向电动化转型。
BBA转新能源汽车 又是一场厮杀
BBA换帅完成2020年或将开启豪华电动车之战?
BBA皆陷业绩下滑窘境 下半年竞争更加激烈
奔驰宝马奥迪全球业绩不佳三强下半年厮杀或更激烈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第三方投稿,投稿人在金投网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金投网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不存在盈利性目的,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侵权及不实信息举报邮箱至:tousu@cngold.org。

财经频道FINANCE.CNGOLD.ORG